基地主要風景介紹:
古鎮古街
崇州街子鎮為青城山古鎮,它集中反映了四川西南壩結合部獨特的自然風光;具有深厚的優秀文化積淀;其物產曾經影響過全國的政治、軍事;現存建筑樸素,小巧,是反映清代祖國西南小鎮風貌的典型實物。
古街區現存以江城街為中心的六條街,古建筑6.8萬平方米。街道兩旁房屋大體根據《清工部法則》營造,以清代中、晚期建筑為主,尚有明代水井等。清末建筑中個別單體有極少歐式裝飾。用材小巧、風格樸素,也有是罕見的、雕刻精美的個體。

字庫塔
字庫塔建于清道光年間,用石條、石墩和青磚建成。塔高15米。塔呈六方體形,分五層,最上面的四層外墻刻有“白蛇傳”等壁畫。
字庫是信奉“惜字是?!钡慕肿尤苏J為:隨便丟棄、污染有字的紙是缺德的事,應該把廢棄不用的字紙放在特制的紙簍內集中起來焚化。于是分別在街道的上場口和下場口修建了兩座專供焚紙用的字庫。上場口的那座已毀,下場口的這座至今保存完好,成為古鎮的一道景觀。

光嚴禪院
光嚴禪院又名“古寺”,海拔1100米,藏于鳳棲山密林中,群山環繞,林木蔥郁,屬于青城山108景的系列之內。
古寺始建于晉代。明太祖朱元璋叔父和孫子建文帝均在此出家避難,明代朝廷贈送古寺的《洪武南藏》是明代刻造的三個官版中,中國佛門經典上保留下來的唯一印本,重11噸、體積達1.505立方丈,堪稱中華佛門之經典。古寺因曾擁有此曠世珍寶而享“西川第一天”之譽。

唐求故里
街子建鎮已有一千多年歷史,五代后蜀設永康縣,是縣治所在地,是它的最繁榮時期了。街子人唐代的“一瓢詩人”唐求,其詩名雖然不如同朝代的大小李杜那,但《全唐詩》和《唐才子傳》里都能找到他的蹤跡。宋代農民起義領袖王小波也是街子人,如今鎮上尚有二人的故居遺址。

其他風景圖片展示:




